今年双11 我为什么不在淘宝上剁手了?
用户辛辛苦苦盖楼拉人,平分下来寥寥无几,淘宝优惠诚意越来越少,付出的时间成本远超过收益,甚至衍生“卖楼”产业链,使得玩法变味。 淘宝用社交助力方式利用玩家的好胜心,让几个亿的用户为其“打工”,榨干每个用户的人脉价值和拉新能力,引起用户不满,网上对天猫双十一话题的热度不断。 笔者认为,淘宝这次双十一活动相比起其他平台套路多过诚意,用户需要花费的精力和获得的奖励完全不成正比,虽然这些强势的规则达到了社交化的目的,获得更大利益,但繁琐的活动使得败坏用户体验,产生退意,没有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失去了双十一的初心。 套路深促销力度小,算法堪比奥数 淘宝的双十一满减规则尽管年年都被网友吐槽,但还是没有放弃堪比奥数竞赛的购物优惠规则,甚者有人还专门为双十一列出了计算公式。 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满减规则,今年淘宝大多商家预售商品付尾款的规则,基本是要从凌晨一点才可以开始付尾款,把零点和一点的时间分开付尾款使得凌晨开门红的数据时更好看同时也是为了把商品分开减少津贴使用,但让第二天要上班或上课的用户身心俱疲。 在天猫双十一期间,商家用不同的优惠规则打破了原价格排序的规则。在大家卡着点争相付款的时,发现不同商家五花八门的优惠活动使得“满减津贴”完全用不上,付款过于复杂而且“套路”太多,购物体验太差。大部分网友表示,凑了满减却被拆单导致没有用上津贴。 (编辑:上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